当前位置:首页 > 合同审查 > 正文

传统合同与电子合同的区别和联系

  1. 电子合同和传统纸质合同相比有什么不同?做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电子合同和传统纸质合同相比有什么不同?做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合同载体不同,纸质合同是实物载体,而电子合同为数据电文,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保证主体的真实性;

2、签署方式不同,纸质合同通常是签字盖章,电子合同应用了电子签名技术通过第三方电子合同平台签订

3、存储方式不同,纸质合同的管理比较繁琐,需要归档存储,调取查询不方便,电子合同的存储与管理方便快捷,省时高效。

传统合同与电子合同的区别和联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合同签署模式,至少存在着以下五个痛点:

签署流程慢,比如我们与其他城市公司签订合同时,要寄过去等对方盖完章之后再寄过来,来回可能要花费一周时间,非常拉低效率;

签署数量大,业务旺季的时候,可能每天都有上百个甚至更多的合同需要签署;

传统合同与电子合同的区别和联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签署成本高,对于纸质合同,除了有快递费用、打印费用等显性成本,还有很多隐性成本,比如保存合同需要合同柜等等;

风险不可控,纸质合同经常会出现各种各种的问题,比如快递风险不可控,公章可能被偷走等风险;

所谓的电子合同,是以网络为媒介,以身份识别与信息加密技术为手段,限定签署当事人财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协议

传统合同与电子合同的区别和联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内容上:属于合同当事人为限定财产性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协议

形式上:以网络为媒介,数字化生成、储存、传递合同内容

在技术上:通过CA数字认证识别签署人身份,信息加密确保文件不被篡改

具备三个特征:以网络为签约媒介,数字化生成储存,传递合同内容;合同载体变现为电子数据,改变了传统合同以纸张为内容载体的形式,合同内容借由网络在签约主体间传递;数字签名保障生效,数字签名以CA数字认证技术为核心,确保合同签署身份信息可识别,不可抵赖。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签订由现在搬到线上,所以签订电子合同最为主要就是考虑是否安全合法。签署电子合同时,签署方最好在合同条款中先约定使用电子签名、数据电文、电子存证,选择由权威可靠第三方认证的电子签名和第三方签约平台。

希望能帮助到您!

我们将从仓储成本、人力***、快递费用、工作效率、管理体验、风控能力、安全性、环保价值、市场接受度等9个维度展开电子合同与纸质合同之间的巅峰对决。

1、在仓储成本方面

纸质合同:需专门区域存档,小到文件袋,大到仓库,或多或少必然占用空间。

电子合同:无需用纸,全部由第三方平台加密保管,自动生成备份,不占物理空间。

2、在人力***方面

纸质合同:需专人管理合同。

电子合同:用户需要合同时,通过平台系统调用即可,人力成本低。

3、在快递费用方面

纸质合同:合同来回邮寄成本高。

电子合同:无需邮寄,全部流程线上完成。

我们先说一下纸质合同的漏洞吧,其实,我们日常签署的纸质合同,其安全性比电子合同更加堪忧,只是劳动者没有意识到可能存在的漏洞而已。

一、多盖错盖,无法审计

为了防止签署劳动合同过程中,可能存在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而多盖错盖,很多企业通过制定专人盖公司章、人力***申请公司人力***专用章并由专人保管和使用、安装摄像头等多种方法规避风险。效率问题暂且不谈,即使制定专人就未必保险,更大的问题在于,一旦出现多盖错盖,企业根本无法审计,会给企业埋下一个定时***。

二、***冒代签,难以鉴别

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必须由本人或者经书面授权他人代为签署,而且在签署同时要保证是本人意愿的真实体现。如果别有用心的员工主张企业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企业又该如何举证?且不论未当面签署的劳动合同很有可能会由他人代签,即使是本人以正常的签字方式签署的劳动合同,笔迹鉴定不能证明是劳动者本人签署的也是一个不太小的概率事件

三、缺失遗漏,难以发现

纸质合同的管理一直是人力***管理人员的难点,特别是对于人员调动频繁的企业更为困难。一旦发生缺失遗漏的现象,查找和审计宛如大海捞针。劳动合同缺失遗漏的现象也并不罕见。企业人力***部门敢于保证企业所有员工的劳动合同都会及时签署并且妥善保管的恐怕少之又少。

四、监守自盗,如何避免

相关责任人监守自盗的情景并不罕见。举例来说,一家外企公司,有位雇佣时间不长的工厂人力***经理在离职时主张企业没有签署劳动合同,要求双倍赔偿事实上,公司已经与其签署了劳动合同,但是公司档案柜却找不到。最后,只能通过庭外和解的方式给了他希望的补偿

综上所述,纸质合同并不比电子合同更保险,面对电子合同这样一种新型的安全可靠的工具,有些企业管理人员可能会因为不够了解而担心给企业带来风险,因此谨小慎微、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