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理律师 > 正文

公司找律师与我谈话合法吗

  1. 实习律师如何和当事人有效沟通?
  2. 有人自称是律师,通过添加微信进行一些所谓的案件沟通,合法吗?

实习律师如何当事人有效沟通

实习律师,往往会因为经验不足或拘泥于身份问题而缺乏自信。在与当事人沟通的时候,调整心态是首要。不要因为自己是实习而妄自微薄,学会从容面对质疑,明白这是成长的磨练。所以,放宽心态,积极地面对自己、面对客户,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要做到与当事人有效沟通,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技巧:

一、礼貌尊重

公司找律师与我谈话合法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沟通的过程中,要习惯使用礼貌用语,这不仅是对当事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也能从中收获信任和尊重。

二、营造气氛

选择良好的沟通环境,照顾当事人的情绪,学会营造平等舒服的沟通氛围。

公司找律师与我谈话合法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耐心聆听

多聆听,少说话,多鼓励事人讲述案件信息,耐心聆听,并做好关键信息点的记录。

四、察言观色

公司找律师与我谈话合法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听取当事人“诉苦”的时候,学会观察、判断其性格,根据不同的客户、案情,作出不同的案件分析。

实习律师与当事人要有效沟通,就要注意沟通技巧。但往往沟通过程中,律师耗费了时间和心思去经营与客户的关系,却换不来愉快和有效的沟通,让律师很是烦恼,有苦说不出。这时可以借助艾特律宝去***沟通。

难题一:客户习惯发语音沟通

解决方法:实习律师只需用律宝语音识别,自动语音转文字,快速读取客户语音信息。

难题二:客户外地出差,急需签署文件

解决方法:实习律师用律宝在线签署,只需上传办案文件,一键发送给客户签字,客户随时随地登录律联系统,即可完成文件签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难题三:客户经常询问进度,工作忙易忽略,导致客户不满

解决方法:实习律师在律宝系统中更新案件进度,客户通过律联同步更新案件进度,去自助查询案件委托进度。

有人自称是律师,通过添加微信进行一些所谓的案件沟通,合法吗?

该问题需要一分为二而论,但首先关键在于对方是否具有律师身份,其次是对方进行有关沟通内容是否涉及违法问题。

第一,目前确实存在***冒律师名义行骗的情况。曾有当事人针对自己被骗一事向本人寻求法律帮助,当事人称该人曾以律师费、交通费、通讯费名义向当事人前后索取费用近两万元。经查询,12348并未有该律师信息,所谓的律师事务所名称也是虚构的。

个人认为,根据法律规定,此类***借律师名义名义收取费用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已经建议当事人固定有关证据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并向当地司法局、律师协会今天报备。

第二,现如今网络沟通方式越来越多,很多当事人也倾向于通过网络方式沟通或者办理委托手续,这是时代的进步,更是民众法制观念提升的体现。但,同时也会出现新型的犯罪行为,导致当事人出现财产损失利益侵害。

个人认为,首先当事人要提升防骗意识,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向专业人士进行咨询。12348***收录了几乎全国的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因时间会有延迟,因此可能会出现刚参加正式执业的律师未被收录的情况),因此,通过***核实律师身份是第一步。其次,要学会区分执业律师、实习律师、法律工作者。第三,面对律师收费问题,要谨慎处理,按照法律规定需要开具正规收费票据。

因此,律师通过互联网方式跟当事人沟通、交流、探讨案情,并非一定违法。


不合法,不是律师冒充律师属于违法行为。

没有取得国家统一法律资格证和律师执业证的,不得对外宣称律师。

不仅如此,已经是律师的还不能以非律师身份执业。

冒充律师的,司法机关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五十五条:“没有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人员以律师名义从事法律服务业务的,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司法行政部门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处罚

冒充这个词,本来就是贬义,不只是冒充律师违法,冒充其他国家公务职业一样违法,甚至冒充低保户贫困户广义上都是违法的。

冒充行为违背诚实信用的民法基本原则,还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